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(NIST)10月15日表示,科學家首次將量子源(半導體量子點)產出的波長為1300納米的近紅外單光子轉換成波長為710納米的近可見光光子。這種單光子波長(或顏色)轉換的實現有望幫助開發(fā)出擁有量子通信、量子計算和量子計量的混合型量子系統(tǒng)。
量子信息處理的兩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分別是數據經過光子量子狀態(tài)編碼后的傳輸,以及數據存儲。在理想的情況下,人們希望獲得既能產出光子又能存儲光子的良好裝置。然而,實際操作中人們卻面臨著挑戰(zhàn),因為典型的量子存儲器適合于吸收和存儲近可見光光子,與此同時傳輸系統(tǒng)則更適合傳輸近紅外光子,原因是近紅外光子在光纖中傳輸信號損耗小。
為滿足上述兩種相互沖突的需求,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小組將光纖耦合單光子發(fā)生源與增頻單光子探測器相結合。增頻探測器采用強泵浦激光器和特殊非線性晶體可將低頻(長波)光子轉換成高頻(短波)光子,同時還具備高效和高靈敏度特點。
研究人員卡迪克?司林尼瓦森表示,量子點能夠作為一個實際的單光子產生源,每次激發(fā)出一個量子點,產生一個單光子以釋放能量。過去,人們沒有能力控制光子的波長,但是現在卻能夠根據需要產生單色單光子,并利用光纖將其長距離傳輸,然后改變它的頻率(或波長)。
研究人員認為,改變光子的波長使得探測更為方便。目前商品化的近紅外單光子探測器存在著信號噪聲大的問題,而近可見光單光子探測器則相當成熟且性能高。在研究小組發(fā)表的文章中,他們還介紹了光子波長改變后探測靈敏度提高的情況。